
城市記藝記疫城市
2021年是不確定的一年,我們面對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考驗和洗禮。而藝術在當前時代的角色,即是緩解隔離時代的孤獨感,同時也激發我們對於新生存狀態的想像。疫情下生存的環境中,我們將藉由藝術在逆境之中找到希望,並為未來和諧之美獻給世界。建築藝術,與自然環境共生已成趨勢,綠能環保,永續,已成建築口號,藝術與建築設計如何完美演繹,藝術不單只是擺飾,從室內的作品,延伸到戶外公共藝術。
城市記藝,記疫城市。2021亞洲當代藝術展。
邀請各位好友,來參加我們的開幕活動,11/14日下午3:20。
座談會及媒體發表14號下午2:00
展出地點:鉅虹美學館,台中市松竹路一段1201號,台中捷運G3站門口。
參展藝術家
鐘俊雄
黃海雲
陸先銘
賴新龍
洛貞
張騰遠
鄭宏南
李瑋(澳洲)
林熺俊
廖迎晰
鍾金鉤(馬來西亞)
藍京華(北京)
劉劍(成都)
柴文濤(上海)
崔彤(上海)
金賢美(韓國)
岡本慈子(日本)
Alya(俄羅斯)
劉品辰
楊玄吉
吳靜宜 博士
林輝堂
林熺俊
賴新龍
陶文岳
洛貞
廖迎晰
上境設計總經理台中市都審查委員、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副教授,勤益科技大學景觀系 助理教授。朝陽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博士
當代藝術與建築美學融合的藝術家董事長
鉅虹建設董事長
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
前台中市文化局長、藝術家、台中市政府顧問、陳庭詩現代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大墩美展國際化、當代藝術家聯展推動者、推動台中市豐樂雕塑公園
曾任高雄縣觀光交通局長、藝術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畢、曾任高苑科 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創始人之一。
英國鄧肯.喬登斯坦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研究所、藝術家、教授、策展人,曾任悍圖社長
法國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空間藝術系碩士
台灣藝術大學教授、藝術家、策展人、藝評家
東方畫會八大響馬之一 的吳昊先生之門生。1973年起隨服務於外交界的先生駐居海外各國,並從事個人的藝術創作及各駐居國的展覽。
華承國際藝術 藝術-總監
福建省雕塑學會 台灣區 副秘書長
安徽 銅陵銅雕藝術研究院 藝術顧問
北京艾肯集團藝術顧問
座談嘉賓
主持人:廖迎晰
座談內容:
「文化如何成就城市競爭力,集體再造城市的人文風景。」
當全臺各縣市皆開始興建大型新式美術館,企圖以藝術與文化帶動城市發展,城市該如何找出屬於自己的城市優勢,找出共同的記憶,讓藝術不只是裝飾,讓藝術成為城市的圖騰,面對眾多的開發案,開發商所扮演的角色,便是如何在自然環境中,以藝術的形式去鑲嵌人文。對於城市改造,藝術家如何創造出屬於城市獨特的藝術面貌,在新舊融合中,不同世代以不同形式詮釋藝術,但是對於居住美好環境的憧憬,是共同的目標,對於過去美好的回憶,都有權利去批判去接受,在無形中,即創造了當下,這也是一種自然形成,共同打造宜居住宅的集體行為藝術。
台灣是多元的社會,各地方皆有其特色與歷史、從南到北,城市的開發,在新舊環境取捨之間,該如何與當代藝術擦出火花?這是我們今天探討的主題,今天我們邀請到了,產、官、學、各方,來談談,該如何利用在地的優勢,創造及延續屬於自己的城市印記,藝術家又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促進城市發展?